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5639.“约瑟见便雅悯和他们同来”表属灵层的属天层对属灵的居间层与真理同在的觉知。这从“见”的含义,以及雅各的十个儿子和“便雅悯”的代表清楚可知:“见”是指理解和察觉(参看2150, 2807, 3764, 4567, 4723, 5400节);雅各的十个儿子,即“和他们同来”的“他们”,也就是约瑟看见便雅悯与之同在的他们所指的,是指属世层里面的真理(5403, 5419, 5427, 5458, 5512节);“便雅悯”是指居间层(参看5411, 5413, 5443节)。在此之所以用“属灵的居间层”这个词,是因为雅各的十个儿子所代表的真理现在要与源于神性的真理,就是“约瑟”联结,但这种联结若不通过一个属灵的居间层,就无法实现;因此,这居间层一被察觉,约瑟就吩咐管家的人说:“将这些人领到屋里。要宰杀牲畜,预备筵席,因为晌午这些人同我吃饭”,以此表示他们要被引入并与他联结,因为他们与居间层同在。
有必要以三言两语进一步阐述一下与属世层相比,何为属灵层,因为在基督教界,绝大多数人对何为属灵层如此无知,以致当他们听到这个词时,茫然不知所措,对自己说,没有人知道何为属灵层。就其本质而已,存在于人身上的属灵层就是他为了良善与真理,而非自我的缘故而对良善与真理的真实情感,以及为了公义与公平,而非自我的缘故而对公义与公平的情感。当人在自己里面感觉到从它们所流出的快乐和愉悦,尤其感觉到幸福和祝福时,这些感觉就构成他里面的属灵层,这属灵层不是从自然界,乃是从灵界或天堂,也就是从主经由天堂来到他这里的。这就是属灵层,当它在人里面掌权时,就会感染他所思、所愿、所行的一切,可以说给它们着色,使他的思维和意愿行为享有属灵之物,直到最后,如当他离开自然界进入灵界之时,这些也变成他里面的属灵品质。简言之,属灵层就在于仁与信所激发的情感,也就是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,在于快乐与愉悦,尤其在于从它们所流出的祝福与幸福,这些都是人里面的内在感觉,并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。
在基督教界,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何为属灵层,这是因为他们将信,而非仁当成教会的本质。因此,由于关心信仰的少数人很少思考仁,或不知道何为仁,因而由于他们不知道仁爱的情感特征,或对这种情感特征没有觉知,所以凡未处于仁爱情感的人绝无可能知道何为属灵层。如今的情形尤其如此,几乎没有人拥有任何仁爱,因为现在是教会的末期。但要知道,就一般意义而言,“属灵层”是指对良善与真理这二者的情感,这就是为何天堂被称为灵界,圣言的内义被称为灵义。具体来说,属对良善的情感的,被称为属天层;属对真理的情感的,被称为属灵层。
3020.“那管理他所有一切的”表示属世人的职责或功能。这从“管理”,尤其“管理一切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管理”,尤其“管理一切”是指履行职责或发挥功能。属世人相对于理性人,或也可说,外在人相对于内在人,就像一个管家(1795节)。人里面的一切事物就像一个家庭,也就是一个家族,或换句话说,有一个人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,其他人则承担仆人的责任。理性心智本身就是作为一家之主监管一切,并通过进入属世心智的流注而按秩序排列它们,或说通过流注将秩序带入属世心智的那一位;而属世心智则是服侍并管理或执行的那一位。
属世心智不同于理性心智,并处于理性心智之下的一个较低层级,而且行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,所以相对于理性心智,它被称为“仆人,家中的老者”,是“那管理他所有一切的”。属世心智不同于理性心智,并处于一个较低层级,而且行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,这一点从它里面的事物和它所发挥的功能可以看出来。它里面的事物就是一切记忆知识或事实,因而是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或认知,简言之,就是属于外部记忆或物质记忆的一切事物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(对此,参看2471, 2480节)。属世心智还包含一切想象力;想象力是人感官的更深层面,或人的内在感官意识,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尤其活跃。属世心智又包含一切属世情感,而属世情感是人和野兽所共有的。这一切表明属世心智的功能是什么。
但理性心智更为内在。它所包含的知识,也就是说,属于内部记忆的一切事物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,都没有在人面前公开显明;相反,只要他活在肉身,它们是感知不到的(对此,参看2470-2474, 2489, 2490节)。一切思维能力,也就是对公平和公义,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感知也属于理性心智。此外,理性心智还拥有一切属灵情感;属灵情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性,并将人与野兽区别开来。理性心智从它里面的这些事物流入属世心智,并激活那里的事物,用一种眼光看待它们,以这种方式进行判断、形成结论。这两种心智截然不同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:对许多人来说,属世人掌控理性人,或也可说,外在人掌控内在人;只有在那些处于仁之良善,也就是允许自己被主引导的人里面,它才不掌权,而是服侍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